在传统的耐撞性研究中,通常是首先用线弹性理论确定碰撞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撞击力,然后将求得的撞击力作为已知条件,用一般静力学方法进行结构的强度、刚度与毯定性分析或校核。因此,在传统的半刚性护栏研究中,撞击力的确定就显得特别重要,只要确定了撞击力的大小,其他的分析或校核就非常简单了。在普通半刚性护栏的耐撞性分析中,撞击力的确定通常要采用一些假设。因为在汽车撞击波形护栏的过程中,汽车与护栏将以一定的角度开始接触与碰撞,汽车与波形护栏之间不仅存在相互作用的力,而且汽车与波形护栏均要产生一定的变形,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力与两者的变群的共同作用,才迫使汽车在碰泣中自动进行转向。只要重庆波形护栏设计得合理,就能保证在碰挂终了时汽车能够沿着波形护栏的初始安置方向行驶。而在碰撞过程中,撞击力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要想用传统方法精确描述其变化历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就需在确保足够精度的前提下,提出一些适当的假定,以简化撞击力的分析过程。
传统静力计算法常用的基本假设
目前,在传统的静力计算法中,常用的基本假设如下:
(1)从车辆碰捆护栏起到车辆改变方向平行于波形护栏止,车辆的纵向和演向加速度不变,即碰撞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为常数。
(2)车辆的竖向加速度和转向加速度忽路不计。
(3)车辆改变方向平行于波形护栏时车辆的横向速度分量为零。
(4)车辆碰撞波形护栏期间容许车辆发生变形,但车辆的重心位置不变。
(5)车辆在改变方向时不发生绊阻。
(6)车辆运动近似为质点运动。
(7)刚性护栏的变形为零,柔性护栏的变形大于零。
(8)车辆与波形护栏、车轮与道路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9)波形护栏是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