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微型客车碰撞波形护栏板安全性水平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试独方法,二是CAE方法。
确定微型客车前部变形区的长度之后,关键就是进行变形区的结构设计了,因为变形区结构的形式与尺寸参数决定了微型客车的碰撞波形护栏板安全性水平,此时需对变形区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然后根据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获取最优设计参数,对这种需重复多次才能获取最优结果的分析,CAE方法是最合适的。实际上这也是样车制造之前就能确定其碰撞波形护栏板安全性水平的惟一方法。因为利用CAE技术不但可以方便地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并且可以在虚拟整车环境中对各个琴部件的变形和受力等进行详细分析。但CAE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试验,这主要是由于无论如何,细化的CAE分析模型都需要对实物进行不同程度的简化,且改进和完善CkE模型也需要有零部件和实车碰撞波形护栏板数据为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利用CAE技术与碰撞波形护栏板试验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有利于微型客车碰撞波形护栏板安全性水平的优化。首先根据已经掌握的经脸与知识,初步确定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利用CAE技术,进行方案比较与灵敏度分析,获得当前的最优解后再进行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并观察试脸录像资料,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寻找改进的办法,再利用CAE方法获取新的垠优解,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混合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薄壁构件的吸能特性是研究的重点具备平稳的大变形力学特性,才能获得平稳的减速度特性。碰撞过程中,变形区的零件都参与碰撞,其中影响汽车碰撞安全性水平的关键环节是主要吸能构件的变形与控制问题,即什么样的吸能构件在碰撞波形护栏板过程中能够按照预定的破坏模式变形并耗散最多的冲击动能的问题。在不同的车型中,主要吸能构件的几何形状及所受约束情况不尽相同,但在传统的汽车碰撞波形护栏板安全性设计中,利用薄壁构件作为主要的吸能沟件却是一种普遍现象,目的是利用碰撞过程中薄壁构件的塑性变形耗散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传统薄壁构件的塑性变形吸能机理研究很早就受到了人们重视,研制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但到目前为止,精确描述薄壁构件的冲击响应仍有相当的困难,主要是因为薄壁构件所用材料具有塑性硬化、应变串效应、仅性效应等复杂现象。对薄壁构件吸能特性的研究,试验方法非常重要。其中最常用的是台车碰撞波形护栏板试验,通过试验就可合理地确定实际碰撞波形护栏板条件下的材料性质及数值分析所需的相关参数,考察各种可能的缺陷对实际构件变形的影响等,从而完善CAE模型,继而开展构件尺寸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最终获取最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