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碰撞力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延长碰撞时间。本发明就是通过给波形护栏增加一套专门的吸能装置,既吸收碰撞能量,又起缓冲作用,达到吸能与延长碰撞时间的双重目的。冲发明将重庆波形护栏的立柱设计成根部可移动式,即在受到冲击碰撞时可以水平移动一定距离。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汽车碰撞加强型梁板使其发生变形,并将作用力传递给加强型立柱,加强型立柱在F形混凝土基础的导向槽中滑动以产生一个横向位移,带动冲击导杆冲击和剪切吸能套管内部的螺纹,使其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吸收能量,并达到立往后退使倒撞得到缓冲的效果,此外,加强型立柱在导向槽中滑动时命摩擦力做功也可消耗一定的动能。
由于螺纹的剪切承载能力基本上为一常数,因此,碰撞时护拦给汽车的作用力也基本上为一常数。还可以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来调节螺纹截面的几何尺寸及螺距,进一步确保汽车的碰撞力学特性接近理想碰撞曲线,在螺纹剪切吸能、加强型波形梁板和加强型立柱组性变形吸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延长碰撞时间,减小汽车与波形护栏的碰撞力,充分保护乘员和汽车的安全。
本发明的结构
目前,我国公路所使用的波形护栏大多采用波形梁护栏,基础采用打人式或埋置式,前者用打桩机将立柱按设什深度直接打人路基中,后者在路基上挖出洞坑,将立柱置入,再用混凝土将洞坑填满。在高边坡、高档墙路段,有的虽然设置了混凝土护栏,却大那采用直接埋人路基中的坎锁式基础,这些波形护栏由于基础较浅,基础没有做任何加固处理,很容易被汽车撞倒。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修建在陡崖峭壁路段路提、档墙上的波形护栏常被车辆撞倒而导致坠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波形护栏的基础不牢固,所以基础设计就成为山区公路护栏的一个关健。
因为许多三级、四级和非等级山区公路依山份崖而建,路面较窄,而路肩边缘就是悬崖,又不能侵占公路的有效路面,所以波形护栏无处扎根。此时,即使勉强安置护栏,但由于安置空间过小,且土壤对波形护栏基础的横向约束力过小,常常导致基础不牢固。